当前位置: 诺九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教育的元价值探析

| 浏览次数:

摘 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其价值一直受到特别的关注。然而,对教育的元价值目前关注和研究不够。教育的元价值是促进人发展的人性价值和体现、提升人的生存意蕴的生命价值。教育的元价值是教育其它价值的基石,是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转换器,是应对教育迷失的引路灯,是教育认识的源泉。教育的元价值总是不经意地被人们所忽略。这一局面需从教育、人和实践三个方面去改善,让教育从“沙漠状态”回到“生命绿洲”的本真状态,让它回归到自己原本的位置上去,让教育中的人从一个“工具人”、“功利人”变成一个 “生命人”、“自由人”和“个性人”。

关键词:教育元价值;人的发展;生命价值;教育本质;精神价值;内在价值

一、教育的元价值:相关概念及分类

在定义教育的元价值之前,首先要理解教育价值和元价值这两个概念。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众说纷纭。虽然人们对教育价值的概念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是总体上说,都是从人的发展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两个方面展开。因此,教育价值可以理解为基于人、满足人的发展和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元”一般理解为“初始”、“首要”、“基础”、“内在”和“根本”等,强调“因其自身之故而实存”的重要性。约翰·奇曼在他的《元科学导论》中提到,元科学就是“科学的科学”,那么,循此思路,元价值就是指价值的价值。或者说,“元价值”是指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定义为价值的最根本形式。[1]有学者认为“元价值就是人,人就是元价值”[2] 。这种提法虽然较笼统,但本文比较偏向这一观点。从教育价值和元价值概念的理解,可以定义教育的元价值,即教育的元价值是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是关乎人的价值,是教育价值体系中最根本的形式,是教育价值形成的源始性价值。扈中平教授说过:“忽视人,必定忽视教育;忽视教育,正是因为忽视人。”[3]因此,教育的立脚点是人,教育的元价值就是教育对于人所具有的价值。

在价值分类理论中,价值通常被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现实的价值和“想象的”或“观念的”价值,先天的价值和经验的价值,现在的价值、过去的价值和未来的价值,最终的价值和工具性的价值等。当然,还可分为功利的、审美的、法律的和宗教的价值等。[4]本文拟从价值的起源和价值所履行的功能的性质来分,把教育价值分为三个层级:满足人的生命和精神发展的价值、教育物化的价值以及教育与其它物品交换的价值。满足人的生命和精神发展的价值是直接为了人的需要的价值;教育物化的价值是教育过程中使劳动力物化的价值,是教育过程的产物;教育与其它物品交换的价值,是作为社会化的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再现的条件而成为教育之外的特殊的社会消费价值。三类价值中,满足人的生命和精神发展的价值是教育特有的最基本的价值,是教育的内在价值,也是教育的其它价值产生的基础;后两类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教育的外在价值。从教育的概念来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模式是“人—人”模式,教育主体是“一体两面”——教师和学生,或“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因而,我们可以从人和教育两个角度去探讨教育的元价值。

首先,基于教育角度來分析元价值。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正确对待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中心和本质特征。[5]人的本质是人性,人的发展又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个体的个性发展、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可以看出教育的元价值体现在:一是教育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教育的全部任务就在于有效地促使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但注意的中心应该是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和创造性。”[6] 可见,教育必须注重个性健康,促使和引导个体的个性化,培养个体的个性意识、自主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创造精神。[7]二是教育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基本观点,也是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统一。个人全面发展,指的是身心和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全面的发展;自由发展是指人主动自愿的发展,自由发展才能真正地成为人;充分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它是从发展的程度上而言。三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倡和重视人的终生教育。最早由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学习要贯穿于人的一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与知识,不断地发展、完善自我。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人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是毕其一生都须不断完善自身、臻于人性完美的生命实践。终身教育着重考虑的是人格的全部及其有机发展,并力图从整体上谋求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8]从这一点来看,教育的元价值是朝向未来的人性完美、人格完善,具有为未来理想的社会人奠定基础的发展价值。

其次,基于人的角度来分析元价值。前面已经阐述“人就是元价值,元价值就是人”,人的本质是其生命存在,人的生命是不同于其他生命的。因而,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的元价值。换言之,教育的元价值就是促进人的生命价值的发展。教育的生命价值之所在,正是秉持人的价值理念,不断开发人的内在潜能,提升人的自我生命力,并实现人的价值目标。[9]叶澜教授说:“学校是一个生命场,学校为生命而存在。”[10]那么,学生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价值是事物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学校教育质量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11]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12]生命中的精神能量是通过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来实现传递,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能量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积极地投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本真的状态。让教育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开发生命的潜能,满足人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教育的生命价值。

从上可见,教育的元价值在于超越其它价值的生命价值和人性价值:一方面,促进个体生命的价值,以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启迪精神世界,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个体的个性人性发展、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因而,教育的元价值就是促进个体的生命价值及其个性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个体发展,不断追求个体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推动教育的不断向前,社会的大步迈进,才能使教育的元价值得以实现。

二、教育元价值的重要作用

只有深入地研究和认识到教育的元价值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地重视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使教育关注到人,使教育成为关注人的生命与精神发展的人文关怀的教育。

首先,教育的元价值在于它是教育价值的基石。元价值是比价值更基本的范畴,也是以往价值论研究一直缺位的概念。只有增设元价值概念,才能解决各种从人出发的价值定义而出现“遗漏主体”的逻辑错误。[13]在中国,从古至今,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说过:“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件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个是学问成为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该有的主动性,因而失掉了尊严性。另一个是以唯有实力的知识人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为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14]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对元价值认识与理解的缺失。教育的元价值是教育其他价值的基石,如果基石都歪了,那么从元价值而衍生出来的其他价值也肯定会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只有牢牢铺设好教育元价值这块基石,以元价值为基础,就能避免“遗漏主体”的逻辑错误,从而能更好地把握住教育的本质——把人培养成真正的人,即解决人的存在问题,引导人们朝最有前途的方向发展。

其次,教育的元价值是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转换器。有学者认为,教育如果不想流为庸俗的活动,应先着重教育活动的内在的、非工具性价值,然后才谈到教育活动的外在的、工具的价值。这里的教育活动的内在的、非工具性的价值就是指教育的元价值。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培養人,是使人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和发展,获得预期要求的品质和特征,而不是以社会的政治稳定、物质增长等为教育过程内部的直接追求[15]。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内在价值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对教育元价值的追求,才能使教育的内在价值的实现逐步转化为外在价值。换言之,教育的元价值是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转换器。因此,教育的元价值能否实现,直接影响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功利性价值能否实现或实现得更好。

再次,教育的元价值还是应对教育价值观迷失的引路灯。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活动,需要以教育的元价值理论作为指导才能不走弯路。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失衡和人文价值失落等现象不可避免地涌入教育领域,教育价值观研究如果不面对和剖析教育中时常出现的价值迷失现象,不关注这一现象引起的应试教育盛行、校园文化低俗、心理问题凸显等具体问题,就会因理论脱离实际而丧失其生命力。[16]只有以教育的元价值作为指导,追求人的生命和发展价值的实现,才能使人们不会一味地追求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从而避免产生“教育无用论”、“分数第一”和“补救教育”等消极的教育现象,使教育的元价值成为应对教育价值观迷失的领路灯。叶澜教授说过,让师生的生存基调变为被动受控,是对生命原生状态的扭曲,是学校在人本身的自然生态上的严重破坏。[17]因此,要使教育成为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要使教育从“沙漠状态”,重新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只有真正坚持以教育的元价值作为指导,才能使教育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从而使教育更加关注人的生命价值,迈入到促进人的发展的道路上来。

最后,教育的元价值是教育认识产生的源泉。惟有 “回到事物本身”才能寻找一种具有最根本的可能性的哲学。直观作为现象学 “第一方法原则”就在于每一种原本给予的直观都是一个合法的认识源泉,将所有那些在直观中原本地展示给我们的东西,当作他们自身所给予的那样来加以接受。[18]这就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的名言“回到事物本身”所反映的哲学内涵,这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教育的元价值。教育的元价值就是回归到教育本身而寻找到一种最根本的教育价值,是教育原本给予的那种直观价值,它是教育认识产生的源泉。只有获取教育的元价值,才能真正加深对教育的认识,从而对教育的理解不断更新与深入,进一步掌握植根于教育中的必然的本质和规律。按照教育的必然的本质和规律去开展教育,才能赋予教育生机与活力。

三、教育的元价值受到忽视的原因

虽然教育的元价值至关重要,但是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元价值常常被人们忽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教育的元价值不被重视是具有历史根源的。首先,从民族传统文化来看,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教育价值观念主导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这就表明了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几乎只是从社会和国家来看待教育的价值,而不能从个体的角度来认识教育的价值。其次,从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和相应的阶级关系来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而在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长期处于手工业的阶段,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对教育没有什么直接的要求。故而教育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教育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手段。学校给学生灌输的是各种伦理道德,培养“中庸之人”,泯灭了人的个性。因而,重视人性的元价值被统治阶级掩护起来了。再次,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元价值隐匿在教育价值的底部,并不容易得到彰显,且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相违背。那么,这种价值自然会被他们有意识地忽略。而我们知道,历史向前推进,是具有惯性的。在当今社会,人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教育的元价值。

2.教育的元价值渐渐迷失在教育价值多元化之中。近现代我们的教育价值从单一的价值独断到教育价值的多元化,直到现在致力于反思教育价值多元化产生的价值混乱和空虚的状态。要想深刻理解教育价值多元化的现状产生的机制,破解教育价值混乱的困局,就必须了解教育价值形成的机制。社会制度的制定和形成是各个利益群体权衡和博弈的结果。利益格局的变化是导致阶层分化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教育价值多元化及当前教育价值混乱的关键[19]。正是因为各个阶层对于通过教育获得自身利益的需求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换句话说,当前的价值多元化是各个社会利益团体相互制衡和博弈的结果。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取向相互冲突,其中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内在价值、育人价值与教育的外在价值、功利性的价值冲突等方面。而在当今社会这些教育价值冲突过程中,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显而易见,容易压倒和遮蔽教育的内在价值、育人价值,致使人们宁愿为了短期价值而牺牲长远价值,为了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从而使教育的元价值渐渐迷失。

3.教育的元价值渐渐失落于教育价值观念和学校教学过程的偏差中。教育经常偏离了“育人”的轨道,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追求教育的功用性。在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很好地生存于这个社会,不得不一味去追求教育的实用性。时常为了某些眼前的或经济的利益而放弃了“应然”的教育价值追求,实践中做出他们认为“对”的价值选择。同时,很多人认为教育是促进阶层流动的主要途径,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教育的功用性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育的元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被人们所忽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现行的教育大部分依旧是采用大班教学和统一教材,布置相同的作业,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发展,忽略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忽略了创造力的培养,忽略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从而也就忽略了教育的元价值。

4.对教育的元价值的价值实践才刚刚迈开脚步,不够成熟。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到90年代微观教育领域中对人作为主体的发现,进而到21世纪初确立关怀生命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反映了教育改革不断地朝着发现人、解放人的目标前进。[20]从这些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把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由、幸福、权利结合在一起,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这也意味着,把教育元价值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实践,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各种价值冲突,要合理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正确处理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矛盾。

既然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教育元价值的重要作用,就要坚守以教育的元价值为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的价值。坚持这一根本走下去,就能使教育真正地散发出活力,真正促进人的生命、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最终真正促进社会和谐快速稳健地发展。

四、重视教育元价值,让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弘扬人的价值,它本质上是主体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由于过分追求教育的实用功能,因而忽视了对人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美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保持人类和个体生存质量的提高。[21]那么,我们该如何行动才能发挥出教育元价值的巨大魅力呢?

其一,从教育本身重视教育的元价值。首先,要发挥教育的元价值,必须把握住教育的质的规定。教育应“以人为本”,坚持把“育人”作为自己内在的质的规定;很好地坚持了育人这一本质,就能很好地发挥教育元价值的作用。人是教育的核心,一切教育必须从人出发,人是教育的基础和原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和根本。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要关注人的生命的发展,要关注人性的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使人是其所是、是其所应是”[22]。如果离开了“育人”这种规定,教育就会沦为其他文化因素的附庸或工具,就会混淆选择主体与被选客体的界限,失去了作为人类文化传承机制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教育价值取向就无从实现[23],从而就会失去教育的灵魂,丢弃教育原本的价值,就不能发挥出人的主体价值,让人性和人格得到完善。

其次,要发挥教育的元价值就要关注教育自身。“教育自身之于教育,好比是树种草苗之于植树种草,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首要的” [24]。教育的本体就是教育自身,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主体性,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不附庸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才能够根据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最终生生不息地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壮大。

再次,发挥教育的元价值要求合理整合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其实就是教育的元价值,教育的外在价值是实现内在价值的手段、中介和工具。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影响着教育的内在价值,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影响着教育的外在价值。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教育的“育人”这一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发展和人的生命价值,另一方面,要将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做到完美的结合,使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尽可能地趋于一致。最终建构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兼顾外在价值的、并具有超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从而使教育的元价值发挥到最大。

最后,在教育评价中,要做到价值协商。正确的教育评价正是一种能够促使学校回归到教育本质的有效手段。教育的评价是人进行的,自然就有主观性;虽具有主观性,但也绝不是随意的。评价的主体,要客观公正,减少主观性,尽可能做到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吴国珍教授指出目前教育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危险倾向,是把教育价值与制度化和形式化的教育评价尺度相混淆,应该被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基本价值却被人们普遍忽视,而原本只是主要应该为健全教育系统自身的反馈机制提供服务的教育评价尺度,却“奇迹”般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持不同价值取向的人的一致认同。[25]当今社会主流是以培养多少社会有用的人才来评价教育,从中国的教育目的,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然而,这种主流却忽略了对教育元价值的重视。因此,我们在评价教育时,应该关注教育是否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是否促进人个性的展示,是否促进人的生命意义的延续,是否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这些才是着眼于“百年大计”且至关重要的。而那些制度化、形式化的教育评价尺度,只是在人发展后对其附加产品(如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衡量和评价,而不能成为对教育评价的主流。

其二,从个体方面来发掘教育的元价值。首先是加强人的修养,提升自身的素质。人的修养是素质提升的根本途径。只有当人的素质提高才能真正关注和发挥教育的元价值。提高个体的素质,就是要提高人的主体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提高人的主体自觉性,使人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境况,并且能对所处的位置做出反思,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反思整个教育,来真正感受教育的价值所在,从而重视个体自身发展,重视起教育的元价值。二是提高人的能动性,运用自己的能动性去认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教育回归其本质,更加关注教育本身而不是旁枝末節的附带效应。三是提高人的创造性,使人表现出能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核心品质。[26]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自身的过程中,人的创造性不断地被激发和丰富,从而使人不断发展和走向完善,从而使教育的元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只有培养了健全的人格,才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才能使人追求精神的至善至美。健全人格有赖于人格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发展。而自我意识的反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省需要以一定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反省心理机制有一个较长的培养、形成过程。“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求习惯于反省自己,才能有较深刻的认识和较高的自觉性。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个体的人性得到不断的完善,个体的生命不断的升华,最终也发挥出教育元价值的巨大魅力。

再次是培养个性精神,使人性不断充盈。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社会未来希望和脊梁的青年学生尤其如此。在国家权威的制约与功利主义的诱惑下,青年学生保持自由、独立的个性精神十分重要。当人具有独立的个性后,就不会人云亦云、见风驶舵,能够具有批判精神,就能够发现教育中各种极端功利主义的弊端,能够想方设法去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更加关注教育的元价值。

其三,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的元价值。在教育实践中,人们也会慢慢意识到教育元价值的重要地位。2014年3月3日台湾地区出台了《生命教育推动方案(2014-2017)》。这一方案开宗明义指出:“教育除了让学生增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27]从中我们看出:台湾教育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也就是对教育元价值的重视。这对我们现行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当前大陆的教育现状,各个省市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如“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的构建”“潜能教育”“导师制”“翻转课堂”等蓬勃开展起来。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教育改革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元价值的重视。“让学生参与课程的构建”“翻转课堂”是让学生能形成主人翁的意识,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最终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潜能教育”,是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导师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措施都是对教育元价值的践行,它们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的生命价值焕发出青春活力。但是,在推行教育改革时,需要真正做到有实效,落到实处;否则,现行改革将变成一场“行尸走肉”的教育改革和换了包装的“应试教育”。例如,钱理群教授谈到现在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清楚地了解教育体制内的规则,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规则去功利性地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等等。但他们关注的是眼前利益,而不关注生命的成长、个性的健康,这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在推进教育改革时,要真正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熟知“规则”,“认真地”按照“规则”去推行教育实践,而是真正地、创造性地为了人性的丰富,为了个体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充分展现。与此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教育评价改革与之相呼应,才能真正将教育的元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条长久和艰难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回归本质,才能发现教育的元价值,使熠熠生辉的教育元价值指明教育改革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田田.教育管理的元价值探讨[J].科教导刊,2013(2):3-7.

[2]韩东屏.人是元价值——人本价值哲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47.

[3]扈中平.教育的出发点是人[J].成才之路.2012(9).

[4][捷]弗·布罗日克.价值与评价[M].李志林,盛宗范,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146-160.

[5]杜高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评论,2009(2):6-9.

[6]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张劲松,谭琴.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关系辨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52-54.

[8]黎蓉.人的发展:终身教育的理解[J].开放教育研究 ,2007(3):14-17.

[9]陈亚萍.论人的发展与教育的价值诉求[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6):16-19.

[10][17]叶澜.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生命——实践立场[R].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11]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

[12]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13]韩东屏.人·元价值·价值[J].湖北大学学报,2003(3):39-44.

[14]林飞,李晓东.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传承,2009(3) :58-59.

[15][23]季海菊.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7(12) :119,123.

[16]李长吉.教育价值研究二十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54-59.

[18]王爱芬.理解教育本质的不同道路及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5-8.

[19]卢旭.教育价值的多元、混乱与秩序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2(5):36-38.

[20]冯建军.向着人的解放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7-23.

[21]蔡中宏.中西教育价值取向嬗变的考察与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5(3):74-77.

[22]柯闻秀,胡弼成.人性的规定性与教育的本性[J].云梦学刊,2001(3):105-106.

[24]刘理.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取向分析[J].教育研究,2006(7):30-34.

[25]吴国珍.教育价值评价尺度不能相混于教育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49-51.

[26]刘复兴.论教育价值的本質[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8-12.

[27]赵立周,程文.推动生命教育:台湾在行动——台湾地区《生命教育推动方案(2014-2017)》解读[J].世界教育信息,2015(2).

(责任编辑 刘第红)


推荐访问:探析 价值 教育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社区教育教学计划(六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给大家分...

党史学习暨教育整顿的心得体会3篇

党史学习暨教育整顿的心得体会3篇党史学习暨教育整顿的心得体会篇1学习党史,我们要坚持汲取经验和把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3篇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3篇入学教育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篇1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

关于入学教育的心得体会13篇

关于入学教育的心得体会13篇关于入学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大家好,我是2021级入校新生,很荣幸能和

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15篇

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15篇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篇1通过此次教育整顿活动,我充分认识到作为

安全第一教育心得体会范本3篇【完整版】

安全第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安全第一教育范文篇1安全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指导行动。没有安全观念的人就没有安全忧患意识,就会遭受事故的袭...

教育整顿心得体会警察8篇

教育整顿心得体会警察8篇教育整顿心得体会警察篇1通过作风整顿学习,使我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清廉从警,

民警教育整顿心得体会个人11篇

民警教育整顿心得体会个人11篇民警教育整顿心得体会个人篇1通过此次教育整顿活动,我充分认识到作为

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个人心得15篇

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个人心得15篇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个人心得篇1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

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心得体会警察9篇

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心得体会警察9篇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心得体会警察篇1通过将学习成果结合到自己